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朗读君独不见长城下,死人骸骨相撑拄。
这句诗描绘了一幅悲壮的画面,通过对长城下累累白骨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历史沧桑和战争残酷的深刻感受。
首先“君独不见”四个字,给人一种强烈的语气,仿佛诗人正在直接对读者说话,强调他的所见所感。这里的“君”并非指特定的某个人,而是泛指所有人,意味着这首诗具有普遍的警示意义。
接着“长城下”指的是我国古代的万里长城,它不仅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也是历史上无数战争和牺牲的见证。诗人用“长城下”这个地点,暗示了这里曾经发生过无数惨烈的战争。
“死人骸骨相撑拄”这一句,更是将画面推向了极致。在这句话中诗人用“死人骸骨”来形容战争中的死者,形象地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悲惨。而“相撑拄”则意味着这些骸骨之间相互依靠,形成了一种凄凉而诡异的景象。
整句诗通过简洁而有力的语言,将历史、战争、死亡等主题交织在一起,使读者在感受到长城的雄伟和历史的厚重的同时也对战争的残酷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这句诗不仅是对过去历史的反思,也是对现实战争的警示,提醒人们珍惜和平,远离战争。
- 唤取红襟翠袖,莫教泪洒英雄。
2021-11-12 出自纳兰性德《清平乐·弹琴峡题壁》
- 潜寐黄泉下,千载永不寤。
2021-11-12 出自佚名《驱车上东门》
- 攀龙附凤势莫当,天下尽化为侯王。
2021-11-12 出自杜甫《洗兵马》
- 江南几日又天涯,谁与寄相思?
2021-11-12 出自董士锡《木兰花慢·武林归舟中作》
- 平芜尽处是春山,行人更在春山外。
2021-11-12 出自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 精神四飞扬,如出天地间。
2021-11-12 出自李白《游泰山六首》
- 相逢一醉是前缘,风雨散、飘然何处?
2021-11-12 出自苏轼《鹊桥仙·七夕》
- 数里黄沙行客路,不堪回首思秦原。
2021-11-12 出自周朴《春日秦国怀古》
- 平陵东,松柏桐,不知何人劫义公。
2021-11-12 出自佚名《平陵东》
- 涛似连山喷雪来!
2021-11-12 出自李白《横江词六首》
- 数间茅屋闲临水,窄衫短帽垂杨里。
2021-11-12 出自王安石《菩萨蛮·数间茅屋闲临水》
- 时不可留,众不可逆。
2021-11-12 出自《后汉书·本纪·光武帝纪上》
- 共粉泪,两簌簌。
2021-11-12 出自苏轼《贺新郎·夏景》
- 试问江南诸伴侣,谁似我,醉扬州。
2021-11-12 出自苏轼《江城子》
- 轻妆喜楼边,临镜忘纺绩。
2021-11-12 出自左思《娇女诗》
- 浊波浩浩东倾,今来古往无终极。
2021-11-12 出自许有壬《水龙吟·过黄河》
- 子有衣裳,弗曳弗娄。
2021-11-12 出自佚名《山有枢》
- 含香体素欲倾城,山矾是弟梅是兄。
2021-11-12 出自黄庭坚《王充道送水仙花五十支》
- 抑若扬兮,美目扬兮。
2021-11-12 出自佚名《猗嗟》
- 金鹅屏风蜀山梦,鸾裾凤带行烟重。
2021-11-12 出自李贺《洛姝真珠》
- 一宅无遗宇,肪舟荫门前。
2021-11-12 出自陶渊明《戊申岁六月中遇火》
- 七月七,回首笑三郎。
2021-11-12 出自佚名《喜春来·七夕》
- 默然遥相许,欲往心莫遂。
2021-11-12 出自李白《江上望皖公山》
- 经事还谙事,阅人如阅川。
2021-11-12 出自刘禹锡《酬乐天咏老见示》
- 贵妃胡旋惑君心,死弃马嵬念更深。
2021-11-12 出自白居易《胡旋女》
- 爝火燃回春浩浩,洪炉照破夜沉沉。
2021-11-12 出自于谦《咏煤炭》
- 兹川方悠邈,云沙无前后。
2021-11-12 出自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 百年长扰扰,万事悉悠悠。
2021-11-12 出自王绩《赠程处士》
- 树下即门前,门中露翠钿。
2021-11-12 出自佚名《西洲曲》
- 自昔有贤才,相逢不相识。
2021-11-12 出自高适《自淇涉黄河途中作十三首》
- 博罗老仙时出洞,千岁石床啼鬼工。
2021-11-12 出自李贺《罗浮山父与葛篇》
- 想翠竹、碧梧风采,旧游何处。
2021-11-12 出自张宁《满江红·题碧梧翠竹送李阳春》
- 出郭门直视,但见丘与坟。
2021-11-12 出自佚名《去者日以疏》
- 幸有五湖烟浪,一船风月,会须归去老渔樵。
2021-11-12 出自柳永《凤归云·向深秋》
- 淮南弟称号,刻玺于北方。
2021-11-12 出自曹操《蒿里行》
- 长号别严亲,日月惨光晶。
2021-11-12 出自李白《古风·其一》
- 空歌望云月,曲尽长松声。
2021-11-12 出自李白《游南阳清泠泉》
- 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
2021-11-12 出自佚名《园有桃》
- 敬天之怒,无敢戏豫。
2021-11-12 出自佚名《板》
- 扁舟三日秋塘路,平度荷花去。
2021-11-12 出自陈与义《虞美人·扁舟三日秋塘路》
- 道人庭宇静,苔色连深竹。
2021-11-12 出自柳宗元《晨诣超师院读禅经》
- 我所思兮在雁门。
2021-11-12 出自张衡《四愁诗》
- 野棠花落,又匆匆过了,清明时节。
2021-11-12 出自辛弃疾《念奴娇·书东流村壁》
- 梦里砧声浑未歇,那更乱蛩悲咽。
2021-11-12 出自纳兰性德《清平乐·凄凄切切》
- 孑孑干旄,在浚之郊。
2021-11-12 出自佚名《干旄》
- 仁义礼善之于人也,辟之若货财粟米之于家也。
2021-11-12 出自《荀子·大略》
- 北极朝廷终不改,西山寇盗莫相侵。
2021-11-12 出自杜甫《登楼》
- 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
2021-11-12 出自冯延巳《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
- 同云深处望三关,断肠山又山。
2021-11-12 出自向子諲《阮郎归·绍兴乙卯大雪行鄱阳道中》
- 批竹初攒耳,桃花未上身。
2021-11-12 出自李贺《马诗二十三首》